持續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跋巔
健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全民素質和民族未來。作為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醫療保障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社會穩定,其制度的完善發展,是優化政務服務的重要內容。
促進全民醫療保障持續穩健發展,助推健康西藏建設,一直是自治區黨委、政府推動的重點民生工作之一。今年4月,自治區政府印發并施行《西藏自治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實施意見(試行)》,明確在全區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保障政策,力促我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更廣泛、待遇保障更充分、管理責任更明確、經辦服務更優化。今年5月至7月,全區醫保統籌基金普通門診支出0.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58.2萬元;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了約2個百分點,在進一步提高全區醫療保障水平,消弭地區間差距,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從少到多、醫保服務流程由繁到簡、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從低到高——近年來,我區著力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全力構建多層次、可持續、高質量醫療保障體系,包括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讓各族群眾看到了變化、見到了成效、得到了實惠。改革成果豐碩,但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仍需高度重視,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還需持續下大力氣解決,如健全防止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持續推進與公立醫院運行密切相關的醫療價格、醫保支付等重點領域改革等。
努力構建覆蓋全民、城鄉統籌、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是攻克醫療保障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的必然要求,是不斷提升我區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題中之義。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方向和措施,分階段提出了目標。在既往工作的基礎上,推動醫療衛生發展方式轉向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服務模式轉向更加注重系統連續、管理手段轉向更加注重科學化治理,方向愈加明晰。全區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醫療保障部門要準確把握事關醫保改革發展的關鍵問題,落實好各項救助政策,完善防止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堅決守牢不發生因病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通過擴大藥物集采品種覆蓋面、設立醫保基金監管信用體系建設試點、探索研究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項目支付標準等舉措,增強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強化對各市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運行情況的考核評價和結果運用,緊盯各個環節,不斷打通堵點、破除痛點、解決難點,讓全區各族群眾在醫療保障領域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始終將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調整政策、推進改革、做好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深化醫保改革,著力優化醫保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建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我們定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筑牢堅實的健康基石。